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4月12日,空间与环境学院邀请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兼武装部政委张宏韬大校为同学们带来了“中国哲理诗词简介暨代表作赏析”博雅讲座。
张宏韬从哲理及运用哲学思维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经典的例子,赏读了魏晋玄言诗、唐代佛理诗和宋代理学诗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哲理诗代表作;并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详细鉴读了宋代理学诗的代表作,展示了宋代理学诗中洞照人事与自然之理的智慧光芒;最后,他带领大家的对比赏析了中国现代哲理诗和外国哲理诗,体悟中外哲思。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诗中的“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人事与自然之理。阐述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魏晋玄言诗是一种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其言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唐代佛理诗以景物描写为创作主体,充满了禅韵禅趣,既千姿百态,繁花似锦,又争奇斗艳,蔚为壮观;宋代理学诗派则用诗歌探讨性命义理之学,阐发格物致知之理,言理不言情。大多哲理诗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二句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将明月常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融诗情理趣为一体,一问一答巧妙揭示做学问要不断更新、积累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哲理诗赏读方式、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等踊跃发问,张宏韬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一一耐心解答。
中国哲理诗词积淀了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蕴藏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在哲理诗词中畅游,启迪了人生智慧,坚定了文化自信,凝聚了新时代奋斗力量。